.:.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北京的升级之路,应将海绵城市建设从“盆景”推向“森林”
本頁主題: 北京的升级之路,应将海绵城市建设从“盆景”推向“森林”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哎呀呀我来了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47
威望:152 點
金錢:17641 USD
貢獻:1200 點
註冊:2025-03-20

北京的升级之路,应将海绵城市建设从“盆景”推向“森林”

本轮强降雨以来,截至28日24时,北京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云郎房峪和朱家峪,达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强度出现在怀柔东峪,26日22时-26日23时降水95.3毫米。连续极端强降雨造成重大灾害。北京市因灾死亡30人,其中密云28人、延庆2人。受灾地区道路损毁31处,涉及兴阳线、西火路等16条线路仍未修通;136个村电力中断,通信设施共损毁光缆62条、基站退服1825个。

目前,北京全市累计转移80332人,转移人员数量最多的三个区为密云、怀柔和房山。密云区19个乡镇转移16934人,怀柔区15个乡镇转移10464人,房山区21个乡镇转移9904人。有关灾区救援救治、群众安置、抢险抢修抢通各项工作持续进行中。灾情期间,请广大市民关注天气预报预警,非必要不前往风险区域。

房山区河北镇累计降雨量高达580毫米,密云郎房峪更是突破543毫米,远超2023年“杜苏芮”台风极值。这场“列车效应”式的极端降雨,不仅导致30人遇难、多地山洪泥石流,更令176条道路中断、37个行政村一度“失联”。这场灾害的惨痛代价,撕开了这座超大城市在气候适应性方面的“里子”——排水系统设计标准严重滞后,城市韧性面临严峻拷问。

7月29日仍然下着大雨,还是红色暴雨预警,电闪雷鸣。只是有些区雨势很大,有些区稍微小一些。连续几天下雨,北京城都快成“雨城”了。

北京现有排水系统,中心城区设计标准仅为3-5年一遇,郊区更是低至1-3年一遇。当实际降雨量达到百年一遇级别时,城市防洪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缺陷被无限放大。这并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城市规划理念“重地上轻地下”的路径依赖,使得对地下“生命线工程”的投入未能与城市扩张速度和极端天气趋势同步。部门职责边界模糊、协调机制不畅,也常导致排水系统建设与维护在多头管理下效率低下,形成政策空档和实施阻碍。例如,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开发往往优先于地下管网的同步升级,使得城市如同一个光鲜亮丽却血管堵塞的巨人,无法有效“呼吸”。

全球气候变化已将极端天气常态化,北京的这场暴雨是给所有超大城市敲响的警钟。应对未来挑战,我们必须超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防御,转向系统性、前瞻性的韧性城市建设。这要求我们不仅要补齐历史欠账,更要借鉴国际经验,创新技术与管理模式。

国际大都市在应对极端降雨方面提供了多元解决方案。东京的“地下神殿”(首都圈外围排水道)以2400亿日元投资构建了“五至十年一遇”的超大型地下调蓄系统,其“平灾两用”设计理念将地下网球场、停车场等在灾时迅速转化为蓄水空间,有效削减洪峰。伦敦则通过严格的城市规划政策,将洪灾风险纳入开发考量,并推广“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如屋顶绿化、可渗水步道,同时利用完善的预警机制和“洪水预报中心”实现精准预警。德国柏林则采用“雨水费”制度,激励居民和企业采取雨水处理措施,并广泛利用绿地和透水铺装进行分散式雨水管理。这些案例共同揭示,提升城市韧性需从宏观规划、微观设施、资金保障及跨部门协作多维度发力。

北京的升级之路,应将海绵城市建设从“盆景”推向“森林”,并融入更多创新技术。除了推广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和雨水花园等“海绵体”,还可探索利用5G+无人机灾情侦察系统提升应急响应效率,通过“芯视界”等智慧排水平台实现管网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度,甚至研究“淤泥制氢”等低碳环保的污泥处置技术。在资金模式上,除政府设立的100亿元灾后重建基金外,可借鉴德国的“雨水费”模式,或探索PPP(公私合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排水设施的投资、建设与运营。同时,必须打破部门壁垒,建立统一高效的城市水务管理协调机制,确保气象、水利、规划、交通、市政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和协同联动。此外,还需关注被忽视的利益相关方,如乡村旅游业者,通过推广“平急两用”设施,实现灾时应急与平时运营的无缝切换,避免“一刀切”政策带来的次生经济损失。

城市的韧性,是抵御极端风险的战略纵深,更是保障民生福祉的根本。投资于预防,而非被动救灾,是构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必然选择。北京的这场暴雨,是疼痛的警示,更是推动城市治理理念深刻变革的契机。让城市真正学会“呼吸”,才能在未来的风雨中,守护万家灯火,挺立不倒。


[ 此貼由哎呀呀我来了重新編輯:2025-07-29 11:10 ]

赞(41)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7-29 11:00 發表評論
哎呀呀我来了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47
威望:152 點
金錢:17641 USD
貢獻:1200 點
註冊:2025-03-20

台风“竹节草”携强降雨影响华东地区

今天(29日),北方主雨带将东移。与此同时,受台风“竹节草”影响,未来三天华东地区多地降雨连连,浙江、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将先后遭遇强降雨。
今天6时,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台风蓝色预警、大风黄色预警、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预计今天,北京,天津,河北一带降雨逐渐减弱,内蒙古东北部以及东北等地有暴雨,其中,辽宁北部、黑龙江中部、上海、浙江东北部、台湾岛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同时,东北地区中西部、华北中东部、江淮东南部、江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8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中部、华北东部、黄淮北部、江淮东南部、江南东北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小时雨量大于20毫米的短时强降水天气。

明天(30日),东北、华北将迎来近期降雨最少的一天。

但后天(31日)开始,降雨将会再度发展起来。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地方前期累计雨量大,土壤含水量已经饱和,警惕可能滞后出现的次生灾害。特别提醒,受副热带高压东退影响,“竹节草”路径走向具有不确定性。无论“竹节草”最终是否登陆,它都会与季风气流结合,携带大量的水汽上岸,并且低涡在陆地上维持时间很长,会给华东地区带来强降雨天气,建议公众关注临近预报预警信息,注意出行安全。
TOP Posted: 07-29 11:13 #1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08-18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