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贬到这里 马兴瑞彻底凉了
从新疆书记位置上被革职宣布“另有任用”的马兴瑞,传已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上班”, 步了前新疆书记陈全国的后尘,也意味着马兴瑞的仕途基本上结束了。早前就有消息说,马兴瑞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海外时评人士蔡慎坤最新在推特上爆料,马兴瑞已到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上班,何时官宣还要等待。目前,马兴瑞还在配合中纪委对他老婆的调查,至于能不能过关,现在还不好说,可以肯定的是,马兴瑞的仕途基本上结束了。接下来,如果马兴瑞老婆的事能够撇清,他还有可能当一届中共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但种种迹象显示,马兴瑞很难撇清,那么就只能步陈全国的后尘,等到中共二十一大“打包回家”。马兴瑞的前任陈全国,也是在新疆“一把手”任上被调。官方2021年12月通报,陈全国不再兼任新疆党委书记,另有任用;到了2022年6月,他才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的身分亮相。2022年中共二十大时,67岁的陈全国未连任中央委员。现年66岁的马兴瑞属中共航天领域的技术型官僚,马兴瑞被外界认为是习近平的重要亲信之一。据悉马兴瑞与习近平妻子彭丽媛是山东郓城老乡,金融时报曾披露,马兴瑞和彭丽媛有家庭渊源,他在习近平上台前就经常出入习家,是离习最近的高官。
今年7月1日,政治局委员之一的马兴瑞突然被宣布不再担任新疆党委书记且“另有任用”。由于马兴瑞即没有到退休年龄,也没有到任期结束,突然被调离新疆,被认为是对习近平的重大打击。随后有又爆料,马兴瑞的妻子荣丽于7月5日中午被中纪委驻中共中央办公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张义权带队带走。海外时评人士蒋罔正表示,马兴瑞在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及广东省长任期内、新疆书记任职期间,荣丽借闺蜜彭丽媛的名义四处敛财。荣丽通过香港转移资金70多亿人民币到女儿、女婿在加拿大的家族资金,以及新加坡家族办公室帐户。蒋罔正当时就爆料,马兴瑞担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可能因为荣丽的问题被调查。看来这次彭丽媛也保不了他。
2、反习派、习派剑拔弩张 退休大佬出事
四中全会前夕的北戴河权斗注定要更为血雨腥风。连续几天,中南海传出密集出事和逮捕事件。先是中联部部长刘建超传出被抓,随后《华尔街日报》证实刘建超的确被查。紧接着,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杨友斌已官方证实出事,据悉杨友斌落马和当局肃清苗华流毒有关。最新消息传出,中共金融圈顶级大佬,前央行党委书记兼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出事了。
X平台推主“谢万军”8月11日发帖爆料:“据传,中共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被中央纪检委和国家监察委带走调查。郭树淸为习近平派系人马。”前中共总书记赵紫阳智囊团核心人物吴国光也在X上发言:“媒体观察:怪事儿!郭树清被带走的传言,和刘建超被带走的传言,同时传出来,但海外社交媒体上只传刘的事,以致传到了英文主流媒体,郭的事却不见任何踪影”“郭是17、18、19三届中央委员,做过证监会主席、山东省长、银监会主席、央行党委书记兼银保监会主席等四五个正部级职位,是朱、王时代金融巨头,重要性比刘建超高多了。媒体这么不识货?一家不识货不奇怪,难道家家不识货?以金融和经济报道见长的华尔街日报已经报了刘的事,更该识货吧?”
目前,中共官方及媒体以及外媒都没有郭树清被查的相关消息。翻查陆媒报道,有关郭树清最近的一次公开活动是今年3月他在博鳌讨论版上的一段关于国内养老金现状的讲话,郭树清称以农民为主体的城乡居民养老金月均约240元,城镇职工养老金月均3200元,二者相差14倍。有分析指出,郭树清退休后终于说了一句实话,但他没敢提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养老金是一两万元,和农民相差近百倍。郭树清是中共体制内典型的技术型官僚,从郭树清履历上看,其早期在国家体改委、央行、外汇管理局以及建行等金融系统是受到了朱镕基和王岐山的提携和重用。所以,坊间认为郭树清是朱王的人。但郭树清在2017年转任银监会主席后,习近平要党管一切、党管金融,郭树清在很多金融施策方向上是执行习近平的意志,卖力帮习近平在金融系统排雷、铲事、抓权。2017年,郭树清配合习近平对“明天系”掌门人肖建华、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和安邦董事长吴小晖等权贵白手套和政敌在金融界展开清剿,剑指曾庆红等江派大佬。有分析指出,因王岐山在习近平第一任期帮助习成功打击政治对手,功高盖住,习在第二任期时不仅将王岐山边缘化,还将王岐山剪裙边,王的一众旧部与亲信纷纷出事,而作为王旧部之一的郭树清不仅没出事,还一路青云直上,不能不说与郭树清的善于政治投机有关。
近日出事的还有中共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杨友斌少将。值得关注的是,杨友斌曾与落马的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上将共事两年多。海外时评人士陈破空分析指出,杨友斌的身份不简单,他从隶属东部战区的72集团军调任苗华的助理,以及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所以他来自习近平的嫡系部队。陈破空推测,杨友斌可能也卷入了苗华的政变,试图为习近平夺回军权而被抓。在北戴河会议进行的同时,中共还不断的抓人,这是一个不寻常的状况。如果是正常抓人,可以等到北戴河会议结束。但是现在显然等不及了,各方都急着下手,可见眼下的情况就是剑拔弩张。
3、数十架飞机被困俄罗斯 中国租赁行业损失数百亿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随着超过70架租借给俄罗斯航空公司的飞机无法收回,多家中资企业蒙受数百亿元的巨额损失。目前,这些企业不得不通过保险理赔和法律诉讼等途径追讨损失,以及大幅减值处理资产应对困境。这也是近年来中国在俄持有资产被扣留浪潮的一部分。
广州国资背景的“山河智能”最新公告披露,其全资子公司与俄方客户签署的三份飞机租赁合同中,3架飞机自2022年2月起至今无法收回。在经多次交涉与回收尝试均告失败后,子公司最终与保险承保方达成赔付协议,获得2900万美元理赔款。另一家企业日发精机面临类似困境,旗下公司与俄方签订的六份B757-200货机租赁合同中,目前仅收回1架,另外5架仍滞留在俄罗斯,目前正通过司法途径向保险公司进行索赔。深圳“国银金租”终止了与俄航企业15架飞机的租赁合同,成功收回6架,但仍有9架飞机滞留俄境,确认减值损失24.14亿元人民币。中国银行旗下企业中银航空有17架飞机滞留俄罗斯,公司全额计提资产减值8.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8亿元。
业内人士对陆媒透露,租赁飞机滞留俄罗斯事件影响范围相当广泛。俄罗斯客货运航空公司的机队中超过半数为租赁飞机,其中逾半数来自海外租赁。据统计,向俄罗斯出租飞机的中资租赁公司涵盖国内多家知名机构,这些机构均是国企控股或参股。由于无法确认飞机适航状态,多数租赁公司对滞留飞机进行全额减值处理,将账面净值直接调减至零。此外,面对巨额损失,保险理赔成为主要救济途径。然而,并非所有企业都能顺利获得理赔。部分企业转向司法救济,如日发精机正在新西兰奥克兰高等法院起诉保险公司QBE,渤海租赁也就涉俄飞机保险索赔事项提起诉讼。业内人士分析,滞留俄境的飞机问题仍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困扰相关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
随着俄乌战争旷日持久,中国在俄持有资产正成为最新受害者之一。去年10月,莫斯科禁止一系列货物经俄罗斯过境后,中欧班列沿线爆发了一波查扣事件。俄方此举影响了数千个通过这条庞大铁路线从中国运往欧洲的集装箱。据货运代理商称,当时至少有1000个集装箱被扣押,其中一些被扣押的货物后来未经合法程序就被俄罗斯当局没收。这导致中欧班列铁路货运总量大幅下降。根据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今年上半年,运往欧洲的集装箱货运量同比下降了20.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直言,中国企业传统上与俄罗斯保持有限的经济合作,更倾向于与拥有成熟法律体系的西方市场经济体合作。俄罗斯的经济思维与市场经济原则截然不同,许多中企在与俄罗斯合作伙伴打交道时仍留下痛苦的回忆。
赞(11)